本网讯(通讯员 贾阳)11月6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CCF西安分部、我校联合承办的CCF西安“终南问道”系列活动——“新形势下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改革”专题研讨会在我校计算机学院FZ227会议室举行。本次活动紧扣新质生产力发展、人工智能(AI)技术革新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需求,围绕系统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路径优化展开研讨。副校长楼旭明出席活动并致辞,教务处处长刘有耀、计算机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省内高校40余名计算机专业教师参加研讨。活动由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孙家泽主持。
楼旭明在致辞中指出,当前人机物融合的万物智联时代已至,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正深刻变革计算机领域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需在凝练软硬件系统“不变核心要素”的基础上,动态扩展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等“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他诚挚期待各位专家分享前沿经验、建言献策,助力学校计算机学科人才培养与系统能力建设提质升级,并表示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积极借鉴兄弟高校先进经验,深化校际教育合作,持续提升计算机学科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为行业发展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
陕西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西北工业大学周兴社教授在致辞中系统回顾了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进计算机系统能力建设的发展历程,并结合智能时代技术特征分享了对系统能力培养的前沿思考。他强调智能时代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系统能力提出“技术融合性、问题解决性、创新前瞻性”三大全新要求。要想培养适应智能时代的专业人才,需深刻把握新型AI技术与新型计算系统技术“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内在关系。
中国计算机学会西安分部秘书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刘斌教授在致辞中介绍,CCF西安分部多年来始终以“推动区域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加强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为核心使命,精心打造“终南问道”等系列品牌学术活动,通过专题研讨、产学研深度对接、走进高校与企业等多元形式,为高校、企业搭建起“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深度交流桥梁。他表示,CCF西安分部将持续发挥平台纽带作用,深化多维度合作,为西北地区计算机教育高质量发展与人才培养提质增效提供长期支撑。
专题报告环节,西北工业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联盟副理事长、教育部软件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郑江滨教授,以《高质量软件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思考交流》为题,从AI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立及新技术课程内容动态更新等方面进行了分享;西安石油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杨文阳副教授,作题为《面向系统能力提升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的报告,详细介绍该校在课程体系重构、数字化教学平台搭建、实践教学强化等方面的具体举措与阶段性成效;陕西师范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王亮副教授,以《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工作情况汇报》为题,重点分享该校在师范生计算思维培养与非师范生复杂工程能力提升方面的显著成果,以及在系统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构建中的经验总结与未来规划;我校计算机学院院长陈彦萍教授作题为《一般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系统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的报告,围绕我校计算机学院的特色培养模式展开详细分享。
此次活动不仅搭建了省内高校计算机教育领域学术交流的桥梁,更凝聚了新形势下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的共识,将为西北地区高校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提供重要参考,助力区域内计算机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提升。



(供稿:计算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