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学校深入推进落实“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奋斗、攻坚克难,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实现新突破,学校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奋力开创了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展示一年来学校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与全体西邮人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现推出我校2023年十大新闻。
坚决扛起主体责任 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学校党委把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坚决扛起主体责任,科学谋划、精心组织,推动主题教育不断走深走实。4月14日,学校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大会,部署主题教育工作。严格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在省委主题教育第九巡回指导组的精心指导下,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紧紧锚定目标任务,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
校党委认真研究制定了学校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和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制定了学校党委领导班子主题教育读书班学习计划,组织开展了1周的集中学习。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10次,交流研讨4次,邀请校内专家教授作辅导报告2次,围绕“沿着总书记足迹看变化悟思想”主题赴金米村开展实践研学1次,师生党员参与学习9667人次,党员干部参加主题实践研学累计4698人次。紧紧围绕学校党建、思政、教学、科研、学科、人才、管理、服务等重点工作,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列出调研题目8项,二级单位列出调研题目46项。校领导班子成员先后深入2家企业、22所省内外高校、27个其他单位开展调查研究,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8份。注重调研成果的转化运用,校领导班子成员调研中共发现问题15项,提出解决措施24项,制定制度办法20项。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目标,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不断丰富工作载体,创新工作路径,打牢工作基础,扎实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坚持把检视问题和整改整治贯穿主题教育始终,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将当下改、持续抓、长久立紧密结合,推动检视整改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通过设立意见箱、开通书记校长信箱、开通“校园信息直通车”、召开师生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征集并梳理形成学校班子问题台账18项,制定问题整改措施41项,已全部完成整改。扎实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列出13项重点民生实事,明确包抓领导,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
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学校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理论武装进一步增强,能力素质进一步提升,学校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学校作为全省5所高校代表之一,在省属高校主题教育工作座谈会上交流发言,并两次在省委主题教育第九巡回指导组工作座谈会上交流发言。省委主题教育第7期工作简报对学校主题教育进行了报道,陕西党建网先后2次对我校主题教育进行了报道。
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
党建思政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
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多措并举健全完善党的组织体系,持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精心筹备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科学谋划学校高质量发展新蓝图。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筹备工作,2023年伊始,将筹备学校第五次党代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扎实推进。认真研究、充分讨论,提出了大会的主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提出了大会的主要议程,确定了出席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的166名代表,确定了中共西安邮电大学第五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12月下旬,完成了中共西安邮电大学第四届委员会报告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报告客观全面回顾和总结了过去六年的工作和基本经验,深入分析了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势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学校事业发展的长远奋斗目标和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了“五个聚力”“五个提升”的发展思路,提出了未来五年的主要指标任务目标和“八大专项行动”,提出了积极实施党建“六大工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安排部署。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营造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的浓厚氛围。12月底前,圆满完成了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的各项筹备工作,为大会的胜利召开打牢了坚实基础。
学校1个学院党总支获批第四批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3个党支部获批第四批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已完成公示),3个党支部参加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评审。第二批教育部“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顺利通过创建验收。学校获评“全省第三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称号。荣获“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开展第四轮、第五轮校内巡察,对7个二级党组织进行常规巡察。扎实开展教育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后勤管理专项整治等,“一廊一墙一室”清廉学校宣传教育阵地建成启用。学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在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挂牌。1人获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全国仅10人),1人获第十届“陕西好青年”,1名学生参加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夏令营并获评“优秀营员”。10人获陕西高校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师“大练兵”省级展示活动“教学标兵”“教学团队标兵”“教学能手”等称号,其中6人获“教学标兵”“教学团队标兵”称号。8门课程获批第二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人获2023年陕西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训练营“特别表现”奖。获陕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获陕西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三等奖1项。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顺利完成
经过全校上下一年多的精心准备,4月24日,学校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线上评估启动会。专家组本着坚持全面考察、有所侧重的工作原则,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自4月24日起,专家组15位专家在全面审读学校材料的基础上,通过线上听课看课、访谈座谈、调阅材料,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为期3周的线上评估。5月28日至31日,专家组8位专家紧扣“问题清单”求证需要开展了入校评估。
评估期间,专家组共访谈校领导12人次,访谈学校职能部门负责人70人次,访谈教学单位负责人31人次,在线访谈、实地走访用人单位4家,考察校外实践基地3个,考察实验室、双创基地等10次,召开教师座谈会8次、在校生座谈会6次、毕业生座谈会1次,累计参与师生160人次,听课看课37门,调阅试卷1788份、毕业设计(论文)819份、人才培养方案补充材料17份、其他材料148份。
专家组充分肯定了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对办学方向与本科地位、培养过程、教学资源与利用、教师队伍、学生发展、质量保障、教学成效等方面予以高度评价。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多所高校来校学习交流。
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大幅提升
3个学科首次同时跻身软科世界一流学科
在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学校综合排名位居全国高校第192位,理工类第77位,综合排名较上一年度提升35位,综合排名首次进入全国前200名,创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最好成绩。学校整体发展势头良好,其中服务社会能力模块排名全国150位,人才培养能力模块排名全国162位,办学规模与层次模块排名全国176位。提升最快的两个模块为科学研究能力模块排名较上年度提升37位,人才培养能力模块排名较上年度提升46位。
在2023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我校通信工程、电力电子工程、交通运输工程3个学科同时进入世界一流学科榜单,较上年度新增上榜2个学科。其中,通信工程全球区间位次为151-200,全国排名第63位;电力电子工程全球区间位次为401-500,全国排名第121位;交通运输工程全球区间位次为141-200,全国排名第77位。
在2023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电子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6个学科上榜,其中信息与通信工程全国高校排第39名,位列全国该学科排名前2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位列全国该学科排名前40%。较2022年上榜学科数新增3个,增长率为100%。
学校成功入选陕西省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入选培育学科。
加强学校有组织科研
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三项改革”为抓手加速两链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学校获批陕西省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项目5项、秦创原引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1项、西安市创新联合体1个。入驻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器总基地项目3个,新增秦创原春种基金项目1项;春种基金孵化企业实现新增产值2000万元以上。
学校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重点项目)、子课题10项,立项经费1640.2万元,立项数、立项经费均创新高。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8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8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194项,纵向项目立项经费数较2022年度增长30%。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荣获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一等奖1项,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荣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10项,并首获该奖项的特等奖。授权获批发明专利213项,较上年度增长42%,创历史新高。
学校新增省部级科研基地2个,省部级科研团队6个,省部级科研人才1人。1篇决策咨询建议获省政府领导批示,被秦创原采纳。1个科研团队成功在8吋硅片上制备出高质量的氧化镓外延片,标志着我校在超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1个团队与其他单位联合研发的基于全光双共振光声光谱技术的高精度温室气体监测设备应用于国家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中,实现了该技术的国产化替代。学校参与主创电影《树上有个好地方》,荣获中国电影华表奖。《西安邮电大学学报》入选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技术、通信技术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3级期刊,在中国知网复合影响因子创历史新高,连续12次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教学成绩显著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参与完成的《理论引领,模式革新,资源筑能:高校一流教师教育教学发展体系构建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通信工程专业接受第二轮工程教育认证。“集成电路现代产业学院”成功入选省级现代产业学院。获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数字媒体技术”两个新专业,首批建设9个微专业。获批2023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个、省级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1项。获批陕西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一般项目2项。获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特等奖1项,外语类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1个项目入选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项目案例。7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课程入选全国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4门课程获批省级特色线上课程建设项目。1个教学案例首次入选“全国MPAcc优秀教学案例奖”,5门课程教学案例入选“慕课十年典型案例”,研究生教学案例被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库、陕西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等收录32篇,其中获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3篇,会计优秀案例1篇。立项金教材建设项目21项,获评省级优秀教材2部,研究生教材首次荣获陕西省优秀教材(研究生教育类)二等奖,出版工业和信息化部“十四五”规划教材13部。在陕西省普通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两个十年(2014-2023、2004-2013)榜单中,我校在2014-2023十年榜单中较上一个十年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排名提升6位,为陕西省属高校提升位次最快高校。学校获评第十一届陕西高等教育博览会“先进集体”。
学科科技竞赛获奖取得历史性突破
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科技竞赛中取得累累硕果,共获省级及以上奖项92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210余项。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首次获全国总决赛银奖1项,铜奖2项,在该项赛事中取得历史性突破。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国赛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在该项赛事中取得历史性突破。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获省级奖33项,其中省级一等奖14项,位列全省参赛高校第2位,省属高校第1位。在“华为杯”第二十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奖127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0项、三等奖65项,总获奖数位列全国第六,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前十,创我校在研究生学科竞赛方面的最好成绩。在“兆易创新杯”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中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国家级二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28项、二等奖40项。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提名(F奖)1项、一等奖(M奖)2项、二等奖(H奖)6项、三等奖(S奖)22项。在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获金奖4项,银奖13项,铜奖26项。在第十四届“挑战杯”陕汽集团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通信工程专业2019届毕业生王钦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混合35公里竞走团体决赛中摘金,并创造该项目新的亚洲纪录。在第21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中获银牌1枚、铜牌2枚。学校获2023年陕西省大学生足球联赛二级联赛冠军。学校获评团中央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学校被授予“2023年陕西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省级示范学校”称号,1支团队入选团中央2023年“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1人获评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
学校与全国电子信息特色高校共同发布“首届电子信息特色高校发展大会北京宣言”,聚焦国家战略,加强电子信息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校长卢光跃出席“2023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论坛”并主持“数字技术与高等教育革新”分论坛,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交流分享。举办校友回归系列活动暨“西邮--校友合作与发展论坛”,凝聚校友智慧、汇聚校友力量。学校获批“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计划全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全省唯一新增),承办的陕西省2023届高校毕业生精准帮扶专场招聘会,被中央电视台宣传报道。学校生源质量和就业质量实现双提升,稳居省属高校前列。
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学校坚持党管人才,围绕“人才强校”战略,结合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师资队伍建设需要,依托国家及陕西省各类人才计划平台,健全完善引才留才育才机制,积极推进领军人才建设工程,加强国家和省级各类人才的申报,以高水平人才工作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全年引进高层次人才10人,优秀博士36人。14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其中,4人同时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学术生涯科学影响力排行榜(1960-2022)”“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10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入选“2023年陕西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4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2人、陕西省青年科学家1人、陕西省特殊支持计划2人。1人连续三次入选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高被引学者。3人荣获第十三届陕西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3人获批三级教授,1人获批陕西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人获得陕西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2人获批邮政行业科技英才推荐计划。教师在各类高水平教学竞赛中获奖52人次,其中,1个团队获第三届全国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5个团队分获第五届陕西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二、三等奖,2人获第五届陕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1人当选陕西省学生体育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副主席、陕西省体育科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
连续六年荣获“双百工程”先进单位
为服务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献智献力
充分发挥办学特色和资源优势,有序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抓实定点帮扶宜君县、联帮联扶山阳县等工作,学校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校党委书记马宁、校长卢光跃等校领导分别带队赴帮扶点宜君县、山阳县,以实地查看、走访入户、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入调研指导乡村振兴工作。学校围绕“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主线,依托学校“智力”优势,在基层党建、乡村治理、产业振兴、防返贫动态监测、数字电商培训、消费帮扶等方面持续发力,建设实施了寺坪村玉米加工厂、土鸡养殖等实体项目。驻村干部获评铜川市第五届“十佳第一书记”1人,学校连续六年被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评选为双百工程“先进单位”,在省级单位定点帮扶考核工作获评“好”等次。
学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商洛市人民政府、陕西移动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强数字经济研究,陕西数字乡村发展研究中心落户我校,主办“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 落实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大会精神”专项活动暨2023数字经济发展论坛、第三届三秦智库论坛暨2023年陕西省经济学学会年会等。学校发起直播产业“领头雁”人才培养系列活动、“领头雁直播电商讲师”培养计划,助力富裕美丽乡村建设,服务乡村振兴。
强化民生服务保障
师生学习生活条件持续改善
学校加快整合长安校区办学资源,布局日臻合理,雁塔校区综合改造稳步推进,硬件设施不断改善,“一校两区”办学格局进一步完善。建立健全“我为师生办实事”长效机制,梳理形成校院两级项目清单,持续跟进督导落实。智慧校园建设有力有序推进。升级改造42间多媒体教室,实现五感教学,有力保障课堂教学效果。新建三处校内自助洗车点,更好地满足教职工日常洗车需求。调整校园服务保障用房业态,引进水果超市、洗衣洗鞋等保障类网点,方便师生生活。完成雁塔校区部分基础设施更新改造,更换雁塔校区图科楼两部电梯,完成雁塔校区和北家属院水泵房的更新改造,进一步保障师生人身安全。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推进校内410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安装,有效缓解师生电动车充电难的问题。对全校电动车、摩托车进行全面登记管理,规范停放,有效消除校内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隐患。在长安校区西区学生公寓内新装30台开水器,为学生创造良好生活环境,不断提升全体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