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记者 梁丹丹 刘正正 王蕙蓉
楼旭明教授,中共党员,管理学博士,现任我校管理工程学院院长,兼任通信行业QC评审专家,陕西省物流学会副会长,是陕西省首批注册企业诊断师。楼教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邮电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先后为研究生和本科生讲授《管理学》、《经济学》、《证券投资学》、《工作分析》、《人员素质测评分析》等十余门课程,主持完成了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陕西省服务外包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关中高新带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及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及横向课题《陕西通信公司员工岗位能力与知识体系研究》。还参加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电信业及其它垄断行业改革绩效与对策研究》、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陕西IT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研究》、信产部软科学项目《西部地区电信“村通工程”评价与普遍服务可持续性研究》等10余个项目的研究。在《当代财经》、《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论文50余篇。曾先后5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2000年获西安邮电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2006年获西安邮电学院教学质量二等奖,获2007-2009年度西安邮电学院优秀党员,2011年获“陕西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怀揣着对这样一位优秀老师的敬仰,记者团一行四人在一个明媚的下午前去采访了楼旭明教授。
学习与实践 行坚且志远
关于楼教授的教学理念,从来都离不开“行坚志远”四个字,这也是他一直以来都亲身奉行的一条准则。楼教授认为,学生最重要不仅仅是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学会如何做人,如何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但放眼看看如今的大学,虽然学校提供给学生们的资源应有尽有,很多学生却不愿意深入钻研,只想着玩得轻松,而学习就像金字塔,基础不打扎实,以后的路会越来越难走。当然,啃书本并不代表着学生们必须每天闷头苦学,实践动手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楼教授说:“身为一名大学生,还应该注意社会上发生什么事情,学习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让你学会一种能力,把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最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利用寒暑假出去实践,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在说到看课外书时,楼教授建议:“你们不需要去看很深奥的专业名著,本科生现在所学的就已经足够了,可以看一些别的书,就拿《大秦帝国》来说吧,你在看的时候,可以把看到的故事与管理相结合,如书中所写到的如何用人,如何决策,如何做计划等所运用的管理学思想,把看和想相结合。” 楼教授还以 “挑战杯”为例,告诫同学如果你参加了这样的比赛,那么你在过程中所获得的,要远远比结果多得多,结果只是一个挂名,可过程却是属于你自己的经历。楼教授自开始就一直在强调把管理学和实践相结合,这也是一个管理人真正“行坚志远”的意义。
坎坷人生路 智慧由此生
楼教授本科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焊接系,最开始就业于杭州的一家工厂,油腻的工作服、鞋前沉重的保护铁皮、恶劣的工作环境让楼教授认识到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这时,一个念想瞬间划过他的脑海,“我要考管理类的研究生!”但是,楼教授的父母并不支持他的决定,而他志在高山大海,不愿屈居自己不愿意的职位,就这样,他用自己所剩不多的积蓄,凑钱报班学习。一月份的考试迫在眉睫,然而工作又不能落下,在三伏天中他白天工作,到了晚上才再加班加点,学习考研的知识,那种辛苦不言而喻。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他成功考入了西安交通大学的管理系,开始了他梦想的又一次起航。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很快结束,凭借着自己的本领,楼教授找到了一家月薪待遇为2500元的证券公司的工作。那个时候,月薪2500元可是上班族心目中梦寐以求的数字,但楼教授却在一年以后再度辞职。他解释道:“我不喜欢那里的工作,在我眼里知识是永无止境的,我更适合具有浓厚知识氛围的高校,也正因此,我来到了现在工作的西邮。”
成为西邮的一名老师之后,楼教授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学术研究中,将他“行坚志远”的准则传承,在教授学生的同时,也不断充实着自己。为了更好地投入工作,楼教授还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考博深造,如今,他在教学科研中,继续践行着“行坚志远”的人生准则,指导他的工作。
句句肺腑言 款款师生情
采访过程中,楼教授一直是幽默而睿智的,即使是谈到之前坎坷的经历,他也是一种云淡风轻的态度,可在谈到对学生们的期望时,楼教授却说了好多。他说希望你们可以踏踏实实的,一步一步建好金字塔的地基;虽然学习管理的同学没有实验室,但是我们可以走出去,拓宽自己的眼界;不管你未来干什么,一定要记得只要努力去做了,就会有一扇窗是留给自己的……在楼教授教书育人的这些年里,不知道他把这些话给自己的学生说过多少遍,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记住了他“行坚志远”这四字准则,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你用心去听,就一定能感受到楼教授平凡朴实却发自肺腑的期望:“首先应该是身心健康吧,我希望每一个从西邮走出去的同学都是开心快乐的,希望同学们能为所学的专业做出点贡献,为西邮赢得更多荣誉。”
一个多小时的采访就这样不知不觉地结束了,楼教授的话里行间,从来都不是华丽的辞藻,而是细水长流的温情。采访过后,楼教授依然在为了教学而忙碌,我们却在采访前满怀景仰的心情上更添一丝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