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填报心仪学校志愿
高校招办负责人为考生支招
本报讯(记者 姜泓 实习生 赵元元)对于高考志愿填报,过来人总结为 “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如何科学填报志愿,避免填报中的误区?昨日,记者在多个高校的校园开放日和教育咨询展会上,采访了我市一些高校长期从事招生录取工作的招办负责人,为考生和家长支招。
西安交大招办主任訾艳阳说,本来知分填报志愿可以降低估分带来的风险,使考生在录取时掉档的可能性变小,有利于降低填报的难度和失误度,但是,不少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有一个普遍心理,就是“分数上不能吃亏,一分都不能浪费”,过分注重分数,以分数为导向选择报考院校和专业,这样就很容易出现“志愿填报扎堆”现象,反而增加了新的风险。
志愿填报中另一个误区,就是过分纠结专业。家长和考生出于对今后就业的考虑,往往全部选择报考一些“热门专业”。热门专业分数高、竞争激烈,如果成绩不太突出,竞争实力并非很强的学生在挤热门专业时容易落榜。即使侥幸被院校录取,由于热门专业里人才济济,自己实力不是很强,在就业选择和以后的工作中也很难占得优势、抢得先机。所以,建议考生填报志愿时,按照本人的学习兴趣,结合自身的特长和专业、学科的特点综合考虑,选择自己合适的学校和喜欢的专业。
另外,从具体操作上说,平行志愿填报要注意参照学校提档分数线,从高到低拉开分数级差。一是院校志愿梯度,二是专业志愿梯度。建议考生对照往年的分数,平行志愿的最后一、两个学校要填一个保险系数高的学校和专业。同时,志愿填报时,还要弄清楚有没有专业分数级差;加分的考生还要弄清楚,专业录取是按裸分还是加分后的成绩。
西安交通大学招办主任訾艳阳:今年交大在陕招生1035人,比去年增加55人。在此提醒考生,今年交大将全校84个本科专业整合为30个专业大类和8个试验班,学生按照专业类进行报考,没有专业分数级差,入校后经过大类基础培养后,在大学后两年进行专业分流。理工专业建议高考成绩全省排位前3000名考生报考。需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西安交大医学部今年在陕西仍以独立代码招生。 (记者 姜泓 采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招办主任毛立强:2015年西电科大在陕西招生计划为1162人,属于全国高校中在陕招生总量比较大的。今年“钱学森班”和“信息英才班”首次面向高三考生进行招生,两个试点班都在陕西省投放招生计划。录取规则为:分配专业时,在总分相同的情况下,往年都是按照“先英语、后数学”的方式排序,2015年开始将改为“先数学、后英语”的方式排序,其他录取规则不变。 (记者 姜泓 采写)
西北大学招办主任刘春雷:多少分能报西大?陕西考生文科位次在2500名之前,分数554以上的;理工科位次在17000名之前,分数在544以上的。在这个分数以下的可以冲一下。艺术类考生,陕西省内考生成绩当中,美术类专业课统考成绩在800名以前、编导统考成绩在180名以前、播音主持艺术统考成绩在150名以前。(记者 姜泓 采写)
陕西师范大学招办主任惠刚:对于符合陕师大录取标准的考生,按照投档成绩排队顺序进行录退。考生所报专业志愿第一志愿优先,第二志愿以后视为平行志愿的原则安排专业,投档成绩相同时,文化课成绩高者优先;从高分到低分按考生所报专业志愿安排专业,未被志愿专业录取且服从调剂的考生,参考考生的相关科目成绩、特长及身体条件等综合考虑安排专业;不能满足志愿专业且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作退档处理。在投档成绩和文化课成绩均相同的情况下,我校将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成绩排序确定。 (记者 姜泓 采写)
西安邮电大学招生科科长吴昊:今年在陕西招生计划2877人,学校以信息技术为特色,形成优势专业,各专业深厚的信息科学技术背景将会为学生未来就业择业提供更广泛的支撑。建议考生和家长在选择学校时,结合该校历年录取分和录取最低位次,综合判断。在专业志愿填报中应当首先研究报考学校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不同的录取规则填报志愿的策略是不同的。在专业选择上既要尊重考生本人意愿,也要从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上有前瞻性的考量,比如在工业4.0,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在社会各行业领域必将有更广泛的应用。 (记者 姜泓 采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招办主任孔德亮:学校新增的三个文理兼招专业欢迎广大考生报考,另外今年该校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归到艺术类专业招生,考生在填报时需要注意。建大建筑学、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三个专业去年第一年实行“文理兼招”,这也是我省首次试点实施,今年继续实施,希望广大有兴趣的考生注意报考。另外,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以前是属于文史类招生,今年开始按照艺术类里的编导类招生,随之而来的是编导类的录取原则发生变化。据悉,学校编导类专业包括广播电视编导和戏剧影视文学两个专业,今年要求报考这两个专业的考生文化课分数要达到文史类二本线的80%才能被录取。今年在陕增加了15个录取计划,对于报考编导类专业的考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记者 司文 采写)
相关链接:http://epaper.xiancn.com/xarb/html/2015-06/27/content_3732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