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刘晨坤是西安南郊某高校刚毕业的大学生,在一家企业做软件研发工作。投简历、面试等……找工作最忙时一早上跑三场招聘。
“从秋招到冬招,接到了几个录用通知,好工作挺难找的,到底去哪还有点纠结……”应届研究生赵琳学的财务专业,最近的状态是早上跑招聘会、晚上对着电脑改简历,她说,最近有几个工作机会,“感觉都不太理想,关心住房问题。”
户籍新政实施9个月以来
西安吸引人才超18万
华商报记者日前从新财富杂志发布的北上广深人群迁徙图上看到,不少人群逃离一线城市,流向重庆、杭州、西安等“新一线”城市,这些城市拥有生活成本更低等明显优势。这给西安、成都、武汉等二线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窗口”。
特殊人才购房优惠20%,高层次人才购房补贴一次性发放;优化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和子女入学优惠政策……2017年11月,西安市成立招才引智委员会,集中发布6项人才新政“升级版”措施,被媒体称为“23条人才新政”的升级版。
1月10日,“西”纳英才“安”心乐业大型巡回招聘会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举办,360家用人单位现场提供7732个高质量招聘岗位。华商报记者拿到了一份招聘会参会单位的汇总表,看到各单位招聘具体情况不一。现场有不少外地大学生坐高铁到西安应聘。
在推出人才、户籍、就业创业、安居新政等系列引人留人政策后,西安提出利用五年时间留百万大学生在西安就业创业,提出开展“千名大学生进政府、进管委会”等多项举措。最新数据显示,西安人才新政以来,人才净流入全国排名第四;西安市公安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户籍新政为西安引来18.6万名各类人才。
西安成都武汉等16个城市轮番上阵抢人才
人才大战各大城市不断加码……成都各区补贴从6000元到20万不等,武汉抢人才大学毕业生购房打八折……近期多个城市动作不断,频放“大招”。
华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全国至少已有16个热点城市针对人才,放宽了购房和落户方面限制。在这场“抢人”大战中,户口、房子和现金补贴、子女入学等都是重头戏。如杭州推出“房补+车补”;福州市财政给予应届博士研究生每人安置补助费15万元,用人单位帮助协调解决住房困难。
西安不少区县抢人才,2017年12月,为吸引高端人才,新城区人社局邀请博士研究生参观座谈,宣讲了西安人才新政,加入到“幸福新城”建设中。
在西安市南二环附近的人才市场门口,一家培训学校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朱经理介绍,随着一些大企业纷纷进驻西安,诞生了大量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就业岗位。跟临近的郑州等城市相比,除房价和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外,还有城市拥堵指数低、通勤时间较短等优势。
百川猎聘CEO秦川对华商报记者介绍,近期西安猎聘市场确实有一些招募人才的需求。从行业看,文化投资、文化传媒行业需求较密集。
“可以说,西安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改革创新,以及服务和保障吸引"高精尖缺"人才。”211校招网首席就业指导师孙鹏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西安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幸福感较高。
“给老虎一座山,给猴子一棵树”
环境是硬实力
吸引人才不仅仅是是诸如物价低、房价不太高、出行方便、千年古都、产业相对完善等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也比较重要。如果雾霾天气太多、环境污染较大,也会影响到人才进入城市的积极性。
成就人才的环境,比物质待遇更宝贵。物价低、房价不太高、产业相对完善等是西安的优势。但是,与东南沿海城市相比,西安的自然环境肯定处于劣势,最近的雾霾天气让西安的吸引力大打折扣。有人把硅谷比喻为热带雨林,有高科技企业发展壮大的阳光、空气和水分。西安应该在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方面齐发力,这样才会吸引更多的优质人才。
观察人士认为,吸引人才也不能一味的吸引高端人才,人才自身的优势不同,其特点也不同,给社会的共享要有互补性。环境竞争的核心就是“给老虎一座山,给猴子一棵树”,如果是高端人才就给提供研究的平台,是普通人才就要有其发展的空间,城市吸引人才要聚焦全面性、平衡性和互补性。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卢山冰对华商报记者表示,人才是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繁荣之本。由于人才能够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奖钱、奖房子都不足为怪,这是对人才价值的基本肯定和认可。
抢人不易留人更难
西安发展要广招人才强产业
近年来,为吸引人才落地扎根,不少二三线城市在住房、户口、创业扶持等方面给予高学历人才政策优惠,这也被舆论称之为新一轮的“抢人大战”。
“抢人不容易,留人更难。"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一份工作背后往往是一个家庭,乃至前途命运一辈子的大事,每个人都需要理性做出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财经评论人严跃进说,各大城市争抢焦点其实是高端人才、智囊人才。对个体来说,不管在哪工作,各项开支和家庭生活成本是绕不开的话题,如今城市生活压力加大,人才对薪酬要求提高也属正常。
观察人士指出,抢人不易留人更难。想要留住人才关键需要产业链条完备。产业与人才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产业结构决定人才需求结构,产生“拉力效应”;人才结构是产业升级的内在动力,产生“推力效应”,这两者相辅相成。人才政策与产业政策有机融合,形成“人才驱动—产业发展—人才集聚”的良性循环链。只有产业配套上去了,才能让人才找到自己施展才华的平台,再能安心留下来。
陕西省经济学会会长张鸿教授分析,西安要做人才高地,关键要留住人才、更新观念,不妨通过相关指标,鼓励企事业单位完成,政府部门给予资金补贴。大西安发展首先要广招人才、强产业、硬科技、软环境。
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
城市竞争进入“人才+”时代
各大城市争抢人才的背后其实是人口红利的逐渐减弱,近几年,老年人占人口比例明显在上升,而年轻人占人口的比例则明显在下降,人口红利在逐渐减弱。未来,城市的竞争已经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城市竞争力全面进入“人才+”时代,有了人才就可以+科技、互联网、金融、制造业、轻工业、旅游业……等等,缺少人才一切都无从谈起。
陕西高级人才事务所所长郜随印分析,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是主题。“未来城市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知识经济时代,重视人才就是重视生产力和创新。”张鸿表示,招才引智已成为大西安建设的一张新名片,可以通过四大方式聚集人才。一是建立人才数字库,搞清家底,需要哪类人才;二是建设产业链、创新链、学科链,按产业集群、创新成果、学科人才发展;三是用优惠政策大力引进人才;四是留人才,西安高校众多,比如本科研究生每年留10万。
“城市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石英对华商报记者说,无论“人才新政”还是“城市合伙人”计划等,都是为城市发展聚才和蓄力。城市发展必须汇集资源、引进人才、研发技术,真正形成生产力。吸引人才需要切实的行动和足够的吸引力,特别需要项目和企业把好政策结合合适的岗位,吸引人才。人才是兴业之本,对二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来说,抓住人才和资源等要素,才会拥有更多竞争优势和拉开差距的机会。华商报记者 黄涛
户口打先锋
住房是核心
各大城市纷纷给钱、给房、给户口,具体政策有什么差别?华商报记者进行梳理发现。这些人才大战都是户口打先锋,住房是核心。
一个城市的发展,归根结底还要靠人才的实力。各大城市放宽人才落户政策,是在二线城市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吸引人才、储备人才,缓解因房价高而降低竞争力的一种方式,最终还是为了城市的长远发展。
南京:高层次人才首套房不限购,公积金最多可贷120万。在宁就业创业且家庭在本市无自有住房的青年大学生,可以申请租住人才保障住房。
天津:符合条件的引进人才将实现“租房落户”。
广州:放宽落户渠道与年龄要求。
成都: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即可落户,本科生先落户再就业;“蓉漂”计划,为前来成都找工作的人才提供7天免费住宿。
长沙:新落户并在长沙工作的博士、硕士及本科毕业生,两年内分别发放每年1.5万元、1万元、0.6万元租房和生活补贴。博士、硕士毕业生在长沙工作并首次购房的,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购房补贴。
济南:居住就业落户,取消购房、投资纳税落户条件限制。
武汉:大学生在就读期间就可以个人名义缴存公积金,符合条件的人才不受限购政策影响。为高层次人才评职称开绿灯。
合肥:全日制中专以上学历直接落户。
青岛:租房即可落户。
兰州:取消部分区域住房限购。
扬州:租房户社保缴满5年可落户市区
郑州:鼓励先落户再就业,符合条件的毕业生购房给予补贴,符合条件的博士、硕士和“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本科毕业生,在郑首次购房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2万元购房补贴。
秦皇岛:符合条件人才免费租住人才公寓,确保提供一套人才公寓供人才租住,人才公寓租期可达5年。A类人才可免费租住,D类人才(硕士和本科)仅需负担40%的租金。
昆山:本科毕业即可落户买房,不受限。
南昌:公寓可落户,本科生可直接落户买房
沈阳:首次购房给予补贴,对新落户并在沈工作的全日制博士、硕士和本科毕业生,在沈首次购买商品住房的,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和1万元购房补贴。 华商报记者黄涛 整理
作者:黄涛
相关链接:http://m.sohu.com/news/a/216702476_119659?from=single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