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通讯员 李进忠)在我国首个全国生态日,8月15日下午,我校长安校区办公楼第一会议室召开“双碳”数字化治理与实践研讨会。邀请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吴金文,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可持续建设学院副院长梁希教授,广东南方碳捕集与封存产业中心创新与研发总监吴怡、研究员郑家怡、黄馨鉴参加会议,我校副校长卢光跃出席会议并讲话,科研处、电子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现代邮政学院相关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在校研究生代表参加会议。
卢光跃在讲话中对各位专家和嘉宾来校交流表示欢迎,简要介绍了学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围绕国家、行业和企业技术需求,在碳监测、碳治理等方面承担科研项目的情况。希望与会人员立足于“双碳”治理关键技术问题,进一步促进“双碳”数字化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共建基地平台等方面创新合作模式,推动碳监测及“双碳”行业高质量发展。
吴金文介绍了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主要科研情况和技术需求。他指出,西安邮电大学在研究大气碳监测、交通物流业碳排放和碳治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希望今后加强与学校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贡献西邮力量。
会上,梁希教授作题为《碳达峰、碳中和背景、趋势与案例》的特邀主题报告,经济与管理学院王树斌博士作题为《实现产业双碳目标的要素影响与系统路径研究》的报告,现代邮政学院副院长朱长征、武小平博士分别作题为《中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影响因素与碳达峰时间分析》《博弈视角下企业碳减排治理与实践研究》的报告,电子工程学院梁磊博士、罗朝霞副教授分别作题为《铜川市碳监测试点工作进展》《通信业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下转型与发展研究》的报告。
与会人员围绕“双碳”治理主题进行了研讨与交流。
(供稿:科研处)